參考文獻:陳佑甄、金瑞芝(2010)。<兒童隱藏情緒理解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2)253276


撰稿者:鄭蓉 編輯者:尤欣悅、謝妮娜 
 

      還記得小時候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大家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嗎? 我們很小的時候,會直接用情緒反應來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事情,例如:當小朋友吃到不喜歡的食物時,會把食物吐出來,臉上露出不舒服,甚至噁心的表情。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我們開始發現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無法隨時用如此直接的反應來回應他人的訊息,所以我們開始修飾我們的情緒,例如:別人請我們吃一樣我們沒吃過的零食,當我們放進嘴中的當下,突然品嚐到一個很不喜歡的味道,這時多數人可能還是會把食物吞下,然後笑著跟對方說謝謝。也許面帶笑容的行為並非出於本意,但多數人選擇這樣做是基於尊重及維持雙方良好的關係。從上述的情境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全然的表現自我,而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隱藏自己的情緒,此外,不僅是大人,兒童也會這麼做,就讓我們來看看兒童隱藏情緒的行為及背後的原因吧。

        過去研究指出隱藏情緒會因情緒及情境而有所不同。在情緒的本質上,大致可以分為正向情緒(如:高興、快樂)與負向情緒(如:難過、生氣)。在人際相處上,負向情緒較易產生社會壓力,所以兒童通常選擇隱藏自己負面的情緒。例如:同儕之間的爭吵可能會傷害兩人間的友誼,若出現嚴重的打架行為,更會破壞班級規範。即使在正向情緒中,如:兒童在數學期中考考了100分,但是他的好朋友卻是不及格。在這種「我好,你不好」的情境中,為了避免幸災樂禍,兒童也會隱藏自己開心的情緒。然而整體來說,相較於正向情緒,兒童較容易隱藏自己負向的情緒。

        另一方面,在情境上,兒童在利社會(做對他人或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及自我保護的情況下會隱藏情緒,原因包含:維護自尊、避免麻煩、維持關係及遵守規範。以利社會的情境來說,當兒童和同學玩耍時,同學不小心將玩具打到自己的臉上,雖然很痛很想哭,但還是摸著自己的臉,笑著和對方說沒關係,我原諒你。

        這位兒童站在他好朋友的立場,為了避免好友有太多的心理負擔,而選擇隱藏他難過、痛苦等情緒。若以東西方文化來看,上述例子中的主角以他人角度出發,並考量他人的感受,較屬於東方文化的特色,西方則較少出現。在這兩種情境中,幼兒出於自身的安全感及目的和自我有關,通常在自我保護的情況下更容易隱藏自己的情緒。

        對於兒童隱藏情緒的情況,研究者建議父母除了教導他們在不同場合適切表達情緒之外,也需要讓小孩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如:體察別人的負向情緒),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才不會傷害到他人的情感。此外,目前在教學現場中,老師往往都是直接教導學生如何表現出適當的行為,卻很少和他們討論,當他們心裡出現不被接受的情緒反應時,該如何處理。

        以下將以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在學校,老師常告訴小朋友:「看到別人跌倒不能笑他,要幫助他,扶他起來。」然而,老師卻很少看待萬一一位小朋友看到別人跌倒的樣子很滑稽,當下真的很想笑可以怎麼辦。也許老師可以嘗試和學生討論他想笑的原因及讓小朋友進行換位思考。倘若今天跌倒的是自己,腳已經很痛了,還受到同學的嘻笑,這時候的自己心中又是什麼感覺呢?

如果可以先和小朋友討論內心真實的情緒,再進一步教導隱藏情緒的作法,如此做法可以讓兒童學習到如何適當表現自己的情緒,及維持和他人友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