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胡珈華 編輯者:趙敏安

相關文獻研究:陳毓文(2010)。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教育心理學報,42(1),29-52。

  根據2018年內政部統計,新住民人口已經高達53萬人,幾乎和原住民人數相當了,而由新住民與台灣人共組的家庭所養育的小孩—「新住民之子」,在國中國小的比例也節節升高,幾乎每九位國中生,就有一位是新住民之子。想像自己的父母來自完全不一樣的國家、說著不一樣的語言、有著不一樣的文化習慣,那該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尤其如果其中一方的文化,還是會被“嘲笑”的,那心裡是多難受?

  一位新住民之子就回憶到,在小學五年級時,老師看完基本資料表便嚷著:XXX,你媽媽是不是來自印尼?在這之後,有些同學就會調侃她「菲傭」、「怪胎」、「頭腦一定跟我們不一樣」,這讓她升上國中後,決心隱瞞母親的身份。

  這些歧視和偏見,是否讓新住民之子比起其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加辛苦呢?為了了解這個問題,研究學者便找來一群新住民之子,和一般身份的青少年,各400人左右,調查他們在國中階段的整體適應情形,包括學業表現、同儕關係、心理健康和社會行為四個層面,想藉此觀察兩個族群之間有沒有不同。

  結果出爐,整體適應情形其實並沒有差異呢!也就是說,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生活適應上的困擾,並不會因為新住民之子的身份而更加嚴重。不過研究也發現,青春期孩子的整體適應和“自尊”大有關聯,而新住民之子的自尊會受到「弱勢族群的認同觀」與「所感覺到的社會歧視」所影響。也就是說,雖然新住民之子並沒有比一般身份的青少年更難適應生活,兩種族群的孩子都會有他們各自辛苦的地方,然而新住民之子的辛苦來源,的確有一部分來自社會上對新住民身份的不友善眼光、不公平對待。

  就像我們越來越願意倡導性別教育,從校園、社區到媒體,紛紛開始培養對性少數族群的認識,而更能尊重彼此的差異;那麼新住民的多元文化學習,是否也該跟進呢?並非要以同情的眼光看待,或是給予許多政策上的「優待」,而是真的有耐心地認識他們、欣賞他們、了解他們在社會脈絡下的樣子。當整個社會環境,和教育現場都越來越願意去談,歧視才有可能真正彌平,這些新住民之子才能不再害怕揭露自己的特別。其實,能把兩種不一樣的文化揉合成獨一無二的自己,聽起來還蠻有魅力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