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獻:蔡秀蘭、周育如(2019)。學齡前幼兒之社會支配性與影響因素及其資源控制策略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50(4),685-705。

 

撰稿者:鄭蓉 編輯者:趙敏安

原來在幼兒園班上就已經有老大了!

大家還記得在國、高中讀書時,可能會有一個場景是班上有一個老大,他可能不是成績最好的,但不管做什麼事情,例如:嘲笑老師,許多人總是會跟著他的腳步。有時,他更會利用自己的地位來支配其他同學的行為,例如:去幫他欺負別的同學。而這樣的行為,在學術領域中,被稱為社會支配性,亦即這位老大在班上同儕互動中,具有高度影響和控制他人的程度。大家可能以為這樣的支配行為大都出現在青少年時期;然而,在幼兒階段,其實已經出現這樣的行為。而且隨著幼兒年齡的上升,支配行為也會跟著增加。接著,就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社會支配性高的小孩會採取何種策略來獲得資源吧!

策略一:我想要怎樣就怎樣 (強制策略)

不管在小班、中班或大班,幼兒最常使用「阻止同伴」的策略來持續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阻止同伴的意涵包括使用口語拒絕或身體阻擋其它幼兒進行遊戲。例如:當幼兒正在玩積木時,突然有另一個小朋友靠近表示也想要玩。這時這位幼兒可能以「你不能碰!我還沒玩好你不能玩。」來回應想要玩的小朋友。另一種也很常被使用的策略為「直接拿取」,代表幼兒在沒有經過其他小朋友的同意下,就拿取他們的物品。例如:直接拿走別的小孩正在看的恐龍繪本。

策略二: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 (利社會策略)

幼兒除了使用上述強制性策略之外,有時也可能反向操作。亦即,他們可能會做出看似有利於別人的舉動,但實際的用意在於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整體而言,最常被使用的策略為「提出建議」,意謂著支配性高的幼兒會以口語提示其它小朋友可以怎麼做。例如:向其它小朋友說道「來給你玩,拿一些積木放在這裡。」雖然表面上是其它小孩在玩,但幼兒藉著別人的遊戲,來幫助自己完成蓋好積木的目標。第二種經常被使用的策略為「提供物品」。例如:幼兒可能說道「這個給你沒有關係!」但實際上只拿了兩個小湯匙給別的小朋友,自己卻玩了大部分的玩具。

根據不同情境來調整策略

一般來說,幼兒大多會同時採用上述提及的強制策略和利社會策略。但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幼兒可能會較著重於其中一個策略。在年紀較小時,幼兒較常使用強制策略,代表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會透過防止其它小朋友來玩或者直接拿走別人玩具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玩具。然而,隨著年紀增加,小朋友可能會被教導遵守規範,而強制性的策略可能不再那麼適用,因為採用武斷的方式和他人互動可能不是良好的社會行為。此時,他們會更著重於利社會策略,除了可以展現良好的同儕關係,同時也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另外,高支配的幼兒也會視其它小朋友的支配性高低來轉換策略。當互動對象也是高支配者時,他們可能採取更多的利社會策略。因為若仍採用強制策略,雙方可能為了擁有某項物品而發生劇烈的爭執;然而,利社會策略則較能快速幫他們獲得東西。但是如果互動對象是低支配者時,他們就直接使用強制策略,因為他們知道對方不一定會反抗,就直接把玩具讓給他們了。

給家長和老師的一段話

幼兒有時看似展現幫助別人的行為,實則不是。需要更全面的觀察幼兒和同儕的互動才能了解小孩之間的權力關係。若在幼兒階段已經發現有小孩處於社會支配性高的情況,則應教導他們如何透過真正具有善意的助人行為而非權力關係,來建立自己在班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