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至:楊朝鈞、簡晉龍(2019)。臉書讓我更幸福?現實與線上互動對主觀幸福感之作用暨中介變項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51(2),183-205。

撰稿人:胡珈華

 

你喜歡臉書嗎?你都用它來做什麼呢?現代人幾乎人人都有臉書帳號,使用它的原因百百種:關心親朋好友、獲得資訊、工作群組、搭訕等等。像以往發放喜帖需要翻找各種親友的聯絡資訊,現在一公布在臉書上,旋即就是滿滿的祝福。臉書與其他各樣的社群網站,早已滲透進我們的生活,如果問起它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想到的大多是正向還是負向的呢?

 

臉書增加連結感?還是焦慮感?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曾說,創立臉書的目的是:讓世界更開放,聯絡更緊密,和親友分享生活故事。如果確實體現這樣的目的,那麼人類的生活應該是更加幸福與滿足,因為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就指出,幸福感的來源便是有好的人際連結,現在有了臉書,跨越以往物理距離的藩籬,好朋友、親人都可以即時關心,是不是幸福感倍增呢?嗯,看起來真實的狀況並沒有這麼單純。因為我們同時也觀察到社群網站的出現,增加了現代人的焦慮感,在看到他人的「美好生活」後,產生的比較心態讓人無法專注自身,亦或是我們不陌生的網路霸凌議題、假訊息等情況,都顯示出臉書帶來的負面影響。投入臉書現象研究的學者,就把這樣有好也有壞的影響,稱之為「臉書悖論」。

 

拆解「臉書悖論」主動使用v.s.被動使用

 

發現「臉書悖論」,當然無法滿足心理學家的好奇心,因為如果臉書是社會必然的存在,那可要進一步拆解正面與負面影響,才知道如何讓臉書增益我們的生活,盡可能避免損害。

學者觀察使用臉書的行為模式,發現可以區分為主動使用與被動使用。前者如連留言、發佈動態、私訊聊天;後者如瀏覽動態頁面。研究結果發現,主動使用會提升用戶的幸褔感,尤其是主動使用的過程是「持續與他人互動的」,也就是訊息是一來一往的回覆,無論是在動態頁面上的留言,或是訊息視窗裡的文字對話。被動使用則對幸福感沒有幫助,甚至是負面影響。

 

拆解「臉書悖論」與臉書好友在真實世界的關係

 

另外一個影響因素則是和臉書好友的關係。在網路世界裡,臉書好友可以是平時能見到面的朋友,也可以是真實世界裡完全沒有關聯的陌生人,研究發現,如果臉書好友本來就是真實世界的朋友,且在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裡,都能“持續有效的互動”,包含能感受到陪伴、幫助和安全感,那麼無論在真實世界或虛擬空間,都會提升關係品質,進而增進使用者的幸福感。

 

拆解「臉書悖論」重質不重量

 

問卷中特別設計了一題區別臉書好友與自身的親疏關係:「在三個月內,在日常生活以及臉書上都是朋友的人數有多少?」,研究發現幾乎都落在兩百位以下,對比許多人在臉書的好友數動輒上千,顯示真的讓人感到親密的人際連結,與數量沒有關係,品質與互動頻率才是關鍵。

 

幸福的關鍵:關係品質最重要

 

綜合這些觀察可以發現,社群網絡本身並沒有問題,需要調整的是如何使用它的方法。人際交流的核心仍然是關係品質,包含是雙向互動的、是頻繁來往的、是感到安全的、與數量多寡沒有絕對關係。奠基在這樣的關係品質下,當受到物理時空限制時,臉書等社群網站是非常理想的連結管道。如果我們希望臉書是帶來幸福與歸屬感,那便是時候檢視使用臉書的習慣,以及和臉書好友之間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