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徐華女、黃蘊智(2016)。從「隱性 – 顯性」角度理解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

撰稿人:吳安琪

「小寶,今天明明和亮亮都做了一個手工作品,現在你有6塊巧克力,你會想要怎麼分給他們呢?」在生活場景中,孩子們似乎常常被問到類似的分配問題。對於青少年、成人來說,答案或許顯而易見,有時還會被當作腦筋急轉彎,不過對於幼兒、兒童來說,他們所給出的答案正反映出道德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概念——分配正義。

 

什麼是分配正義?

根據不同社會科學領域對「分配正義」的理解,這一概念下有平等(equality)、公平(equity)和需要(need)三大基本原則。其中,平等原則指資源和機會的平等分配。公平原則則包含強調結果和投入之比相等的「比例公平」,和根據投入來安排分配多少的「次序公平」。需要原則接近我們常說的「同理心」,也就是將資源分配給最有需要的人。

在研究者的發現中,孩子們對「不平等」似乎有天然的厭惡,會希望分配物品是偶數、能夠均分,不管會不會對自己不利都竭力地去除不平等。如果經過多次分配判斷,小小年紀的孩子也不只關注絕對的數量公平,開始會注意到或許需要按照每個人的貢獻來確定適當的比例。另外,孩子們也會關注「有需要者」,如果遇到有明顯年齡差距的分配對象,大多數孩子都會分給年齡小的那一方更多東西。

 

具體情境中的探究

    本研究探討了孩子們在不同情境中的分配行為及其適切性,以及孩子對分配理由的解釋。另外,也關注短時間內的「回饋」,會對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帶來什麼改變。

    以下是孩子們面對的一個整合性的情境:

    「在一個手工活動中,小芳、小瑩、小強都各做出了一個作品,小健做出了兩個。四位小朋友裡,只有小瑩家裡比較窮,很少有機會吃巧克力。今天你有10個巧克力棒,會怎麼分配給這四位小朋友呢?」

    讀到這裡的你可能也默默在心裡形成了分配的方法,那麼你可以和參與研究的孩子們一樣,試著想想這些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分呢?你肯定嗎?為什麼肯定/不肯定呢?」

    或許我們會認為做出作品數量多的小健比起其他三個人應該分到更多,比較沒有機會嚐嚐巧克力的小瑩也需要得到更多巧克力棒⋯⋯這些被表達出來的思考歷程,正是我們內心分配正義概念的反映。

 

發現與啟示

    整體來說,分配正義概念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發展的趨勢,男孩和女孩之間並不存在顯著差異。相對於平等和公平,與同理心相關的「需要概念」發展得相對晚一些。或許有時孩子們並不是「故意不關懷弱勢」,而是他們的心智還需要一些時間。除了「年齡」帶來的主要效果,「回饋」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研究中,孩子們並沒有接收到來自大人的語言解釋,而是看到「一群大法官」適切的分配示範,從中自行領悟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嚴肅的「道德教育」似乎常常是「師長」的重責大任。不過有時,家長和老師們或許也可以暫時卸下這份緊迫感,把自上而下教導的方式先放一邊,嘗試使用與具體情境融合的多元媒材,為孩子帶來自主探索與領悟的機會,更自然地促進正義概念和其他道德概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