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陳景琳、陳虹仰(2015)。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行為與子女同儕受害的關聯:社交焦慮的中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6(4),357-375。

秒懂撰稿人:鄭蓉     編輯助理:尤欣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於《先知》散文詩選中的〈孩子〉寫下親子關係孩子的主體性。

臺灣於2018年7月上映教育主題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深度刻畫母親以愛為名對孩子的控制,在〈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媽媽隨時監控女兒的生活,說著為了茉莉的未來好,只希望她將心力放在課業上,卻完全不了解她的興趣所在。母親的期待與言語讓茉莉喘不過氣,最後選擇高樓一躍而下,結束自己正青春的生命。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有個美好的未來,然而很多時候,父母往往不經意將自己所經歷的生活經驗感受,與未能完成的遺憾加諸在子女上。但實際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興趣和夢想。這些以愛為名的箝制,除了讓親子關係變質,雙方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有可能讓子女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焦慮,進而遭受霸凌。

研究指出父母的控制可以分為行為與心理層面。行為控制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規範與監控。例如:父母隨時緊盯孩子的行蹤,一旦不在父母的掌握之中,便立刻奪命連環call。心理控制則可在細分為強制性與操控性上,強制性指的是父母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削弱子女自我的探索與個人表達,同時也剝奪子女參與家庭互動的機會。操控性則指父母忽視子女的情緒感受及心理需求,撤回對子女的關愛,以灌輸焦慮的方式教養子女。例如:媽媽告訴子女過去自己在婚姻所受到的痛苦,而自己仍選擇留下來的原因就是為了子女,所以如果他們辜負媽媽的期望,則對不起媽媽這麼辛苦的養育他們。媽媽藉由引發孩子罪惡感的方式,讓子女可以順從媽媽的期待。

不管是行為或心理上的控制,這些箝制都使得子女在陌生或一般的社交情境中感到焦慮,而子女也會擔心他人給予自己負面的評價。這些擔憂害怕使他們退縮,讓他們很少參與同儕互動,也因此減少社交能力的機會。當同儕降低對他們的接納程度時,他們將有更可能被同儕欺負和排擠。

因此在教育與輔導實務工作上,應多加留意青少年在社交場合的焦慮傾向。藉由培養他們的社交互動技巧和舒緩其焦慮的情緒調解策略,提升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另外,針對遭受霸凌的青少年,教師除了著力於學校及班級氣氛之外,也應嘗試擴及到家庭脈絡,了解父母親的教養方式,並協助家長了解親子互動對子女的同儕關係造成影響。若家長有這樣的覺察與省思,在平常的教養行為中,減少對子女在行為及心理上的控制,尊重他們表達自我的想法及重視他們的情感與心理需求,如此將能提升子女的心理健康,並減少被霸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