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楊梵妤、張文哲(2013)。心情與自我覺察對助人意向及助人行為之影響。教心學報,42(2),339-358。
秒懂撰稿人:鄭念茲 編輯助理:尤欣悅
很多故事都是這麼開始的:飽受欺負的主角(嗯,我們姑且稱他為小明吧!)被校園惡霸死命追殺,眼看又要被揍成豬頭,倏忽殺出一個瀟灑的背影,拯救了自己──想不到,那竟是從不給自己好臉色看的同班同學,小美!
「哼!你可別會錯意,」英雄般出現的小美淡淡說著,「我…今天…只是因為心情不錯才幫你的啦!」語未落畢,小美早已消失無蹤,留下一臉懵懂的小明。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真會有人只為「心情」,而去幫助另一個人嗎?若你對於這個問題充滿好奇,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由楊梵妤與張文哲於2010所發表的論文「心情與自我覺察對助人意向及助人行為之影響」吧!
首先,關於「助人行為」的研究不勝枚舉。最為出名的,可能還是1973年由J. Darley與C. D. Batson對神學院的學生進行的’’the Good Samaritan’’實驗,看看時間緊迫的狀況裡,有多少神學院的學生會停下給予路人協助;近期也有Youtuber對9所臺灣的大學生進行類似的小實驗,其中還包含了大家普遍認為要最有「愛心」的師大喔!
然而,有趣的是,上述實驗顯示,「身分」並不能顯著預測一個人的助人行為,反而有許多研究發現,擁有「好心情」會使人更「樂於助人」。可能的原因是,這樣的心情能使人以較為正向的觀點看待週遭的事物,而「助人」本身又能保持、延長人們的正向情緒,像是魚幫水,水幫魚,形成正向循環,增強人們的助人意願。
OK,在瞭解心情對助人的影響後,我們還是不得不說,有些人好像就是比較有「愛心」耶!然而,這也許是來自「自我覺察」。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人們開始注意現況、理想狀況,和自身行為間的差異,可能會感到不安,產生相當大的個人責任感,增加助人的動機。
因此,若人們「認為」自己應該要伸出援手(理想行為),並在面對需要協助者時,「覺察」到此理想行為,則自我覺察會促使他們去幫助他人。古人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大概便是這個道理吧!
至此,大家對「心情」、「自我覺察」與「助人」的關係,是否更清晰了呢?
而本文的研究者們,則針對上述三個概念,對受試者做了不同的測驗,例如:利用播放愉悅或煩躁的音樂、請受試者回憶悲傷與快樂來控制「心情」;利用鏡子、自畫像,與節拍器來干擾「自我覺察」。最後,再以不同的「臨時事由」來觀測「助人意願」(例如:整理不完的研究資料、義工報名表與慈善團體聯署書)。
而在經過千辛萬苦的3個小實驗後,研究結果千呼萬喚出來啦!在「心情」方面,正向心情組的助人行為,會多於負向組,說明了愉快的音樂所引發的正向心情,會增進助人行為,研究者的預測得到支持。不過,在「自我覺察」方面,研究結果卻「並未」發現,高自我覺察組的助人行為有顯著地比其他組多!
於是,經過進一步分析「自我覺察」和「心情」的交互作用,研究者發現,在有「自我覺察」狀態下,正向和負向心情在助人行為上的確沒有差異;無自我覺察狀態下,正向和負向心情,則會帶來不同的助人行為。顯示在高自我覺察狀態下,「心情」為影響助人行為更直接的原因。
一旦當人們深刻意識到自己需要對別人伸出援手,那顆想要助人的心便會蠢蠢欲動,不論心情好壞都會出動!(這社會還是很有愛的啊,嗚嗚嗚… )
此外,研究者也提到,近年頗受重視的「正向心理學」與「助人」的關係。由於「助人」可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或幸福,而正向心理學涵蓋對幸福感(well-being)、寬恕(forgiveness)、愛(love)…等正向情緒的探討;因此,助人意向與行為,會是正向心理學中重要的課題。我們甚至能進一步強調它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例:在校內外的服務機會中,加入同理心訓練,或提醒學生覺察助人過程的感受,都是教師們可以參考的策略喔!
話說回來,若小明每天都這樣被欺負,而小美又看似唯一可以助他脫離苦海的救星。小明可以怎麼做呢?難道小明只能靠播播悅耳的音樂,甚至唱唱歌,讓小美維持「好心情」,來增加自己求生的機率嗎?要是小明是個胖虎般的音癡,天啊,那豈不是完蛋了!
幸好,本文告訴我們,即便我們無法那麼確切地掌握人們的心情,只要能促進自我覺察,讓人們意識到週遭需要協助,激起他們胸中最柔軟的惻隱之心--那十萬火急的SOS,還是會轉換成最令人感動的即刻救援的!
還有,我說小美啊,妳應該是喜歡小明才這麼做的吧?別再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