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楊思芳、丁原郁(2017)。兒少性虐待受害者與身體虐待受害者在心理創傷與心理健康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9(2),321-343。
秒懂撰稿人:江雅晏 編輯助理:尤欣悅
受虐兒少不僅遭遇身體損傷,更懷有烙印心底的創傷
我們常說,「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打造讓兒少健康又安全成長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為人民的共識,然而理想很豐腴、現實很骨感,依據內政部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每年仍有為數不少的兒少虐待事件正在上演,又以身體虐待和性虐待兩大類為主。令人難過的是,身體虐待與性虐待,不僅會在這群孩子身上留下肉體的傷口,更會留下難以隨著時間被治癒的心理創傷,帶著創傷成長的孩子,可能透過偏差行為展現痛苦,而再度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
「心理創傷」與「生理健康改變」是區別受虐兒少的警訊!
參照黃雅羚(2010)、Leserman(2005)、 Nelson等人(2012)的研究可知,不論是遭受到性虐待或身體虐待的兒少,他們更容易出現沒自信、無法妥善處理情緒而出現各種不適當的行為表現、扭曲的身體形象等自我創傷;以及他們不易對人產生信任感,且與人互動間的親疏關係無法拿捏、判斷的界限創傷;也會伴隨出現侵擾性意念、逃避、過度警覺、解離或自傷等綜合創傷壓力反應。他們的身體健康也較差,活動力減低,常有莫名的疼痛且頻繁就醫。
而此篇研究,便是希望此立基點下,比較遭遇身體虐待與性虐待的被害兒少,在上述的範疇底下有哪些異同之處?來協助輔佐兒少助人者在心理評估、司法鑑定上,能敏銳區別這群高風險孩子給予介入。
辨識兒少身體虐待與性虐待創傷,實務工作者可從以下著手
在本篇研究中,透過蒐集來自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民間社福團體、私人諮商所中,9-16歲遭遇身體或性虐待的兒少,我們有了以下的發現。
「身體疼痛」,是最能區辨兒少身體虐待與性虐待情形的指標之一,他們可能容易常常感到疲累至全身無力、常常需要掛急診、看醫生卻查無病因。性虐待帶來的心理創傷,則尤為容易展現在兒少自我創傷層面,影響他們自我價值、身體形象,以及情緒內化和情緒外化創傷的生成。不僅如此,受虐兒少的性別、年紀、受虐類型、受虐次數都會影響日後的創傷、生理健康樣貌。如遭身體虐待的女性兒少在生理健康、界限創傷、綜合創傷壓力反應負面影響更高於男性;遭受越多次身體虐待的兒少,身體機能越差;相較於遭受身體虐待的兒少,遭受性虐待的14歲以上的青少年則有更嚴重的創傷後壓力反應和身體疼痛等;都是實務工作者應敏覺的徵兆。
守護兒少的幸福,助人工作者請這樣做
透過文獻,我們已經知道受虐會使兒少產生心理和身體的巨變,那麼切勿以為他們是「無病呻吟」!請給予溫柔傾聽。除此之外,社福醫療與司法體系,建議在兒少保護衡鑑項目中增加身體疼痛、界限創傷與就醫情形為評估項目,在創傷評估處遇中要留意自我創傷跟身體機能兩向度,對無法憶起初次受虐年齡者,請耐心陪伴、調整制式工作模式與表單。最終,諮商輔導兒少助人者,在性虐待兒保護案之司法鑑定中,建議著墨於身體疼痛、界限創傷、就醫情形做諮商報告的評估,有助展現性虐待兒少創傷獨特性;而遭性虐待兒少在治療時,需留意自我創傷和身體機能變化,來給予最適切的個別化處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