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翟敏如(2012)。探究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活動對幼兒情緒認知與調節能力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4(1),27-48。
秒懂撰稿人:廖悅妤 編輯助理:尤欣悅
情緒是嬰兒的天生能力
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不論種族、性別,都會有情緒的表現和反應,嬰兒從出生以來,情緒能力會越來越複雜與成熟,漸漸能體驗不同的情緒,而情緒出現的順序為「快樂」、「生氣」、「難過」、「害怕」,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因此接觸到孩子不同的情緒表現,此時如何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以及調節負面的情緒就顯得格外重要。
調查發現台灣中小學生須增進情緒管理的能力
天下雜誌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教師發現中小學學生行為控制能力變差、人際互動粗暴,霸凌的行為也經常發生,而最常見的中小學學生情緒管理問題包括「缺乏耐挫力與同理心」、「容易發脾氣」等等。若孩童無法學習認識和調節情緒,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和未來成就,甚至產生情緒問題,有學者指出情緒教育能減少學生產生情緒和人際關係的問題,甚至能帶來較高的學業成就,可見情緒教育的重要性。
情緒繪本可以引導孩子
情緒教育如此重要,那該如何從孩子年幼時就落實呢?
幼兒總是喜歡翻閱繪本,繪本上的插畫和簡單的字句、有趣的故事,總能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藉由和情緒有關的繪本可以幫助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和幼兒討論及認識情緒;也有研究指出繪本可以增加幼兒的情緒經驗和認知,以及對情緒的了解,更可以從繪本的圖片中,認識到圖片裡的人在經歷不同的情緒體驗時,會產生哪些不一樣的表情,藉由繪本,幼兒可以將抽象的情緒概念以具體的方式來學習。
研究者於不同的幼幼班實施不同的情緒教育活動,而後利用量化的問卷,比較不同程度的幼兒情緒學習活動,其對幼兒情緒認知和情緒調節能力有何影響?總共分為3個班級,以下為三個幼幼班分別實施的教學活動。
第一個班級:使用情緒繪本閱讀以及討論故事內容。
第二個班級:除了進行情緒繪本的閱讀及討論,還針對不同情緒進行角色扮演和繪畫創作活動。
第三個班級:閱讀和情緒無關的繪本,帶領幼兒認識英文字母。
結果發現第一個班級和第二個班級實施的教學活動能顯著提升幼兒對情緒的認識和辨別,以及遇到負面情緒時,能採取行為去調節或減少負面情緒引起的不舒服。
給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根據此研究,情緒繪本確實能夠提升幼兒的情緒認知和情緒調節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可在平常的教學中,融入相關的繪本,來引導幼兒認識情緒,培養幼兒情緒認知與調節能力,也建議在幼兒情緒學習的教材發與運用上,可以將課程規劃、教材與教具設計、評量方式等,發展為標準化教材,做為幼兒園教師在情緒教學設計上的參考,讓幼兒的情緒學習和教育可以更好的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