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期刊文章導讀系列~

導讀文章來自:王櫻芬 (2012). 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44(2), 273-293.


影片文稿:

這篇研究叫做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的中介角色分析研究。 這個研究,那時候我會想要做,其實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對於我們台灣九年級的學生在這種升學考試的壓力之下,他怎麼去因應怎麼能夠的適應地好,讓自己在一個好的狀態。 然後他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人際關係,譬如說,跟爸爸、媽媽跟他最要好朋友這樣子的人際依附關係。怎麼去影響這個適應的歷程?這個主題還蠻有興趣的,所以才開始做了這個研究。

那當然另外一個角度是從人際依附理論的角度來說從依附理論的角度,他會去看出,我們人在生命中一些重要的關係人,譬如說,小時候爸爸媽媽照顧,青少年階段,跟自己的好朋友之間的關係,然後一直到了成人階段,可能跟自己的親密伴侶之間的關係,這樣子,比較親近的人際情感連結,怎麼去影響到我們的情緒調適能力,所以,那時候,這個研究就試著把這三個變項一起拉進來,然後看看說,重要人際關係怎麼去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困擾的程度,影響他在國三這個階段、就這個階段的適應狀況。


那我們那時是以兩千多個國三,九年級的學生為樣本,研究發現說,當我跟我的爸爸和媽媽的關係裡面,我覺得他們是接納我的,他們是很關心我,很愛我,這樣子,學生的適應狀況就會比較好。他的心理困擾程度就會比較低。 然後,如果他覺得他跟父母是很親近的,他遇到事情是會願意去找他們來幫忙解決,他的困擾程度也會是比較低的,那我們當然就會很關心,說那如果說我跟我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的關係,比較沒有那麼好。那個情感連結是比較弱一點點的 對這樣子的學生,我們可以怎麼去幫助他,這時候情緒調節這個變項,它就會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就是說,當我跟我爸爸、媽媽的關係是比較沒有那麼好,情感的連結是比較弱的。


那樣的話,我的情緒調解使用的策略可能是沒那麼好,那沒那麼好的話,我的適應就會比較不好,所有對我們教育人員跟輔導人員講話,它會更重要的啟示,就是所以我們一下子要去改變孩子跟爸媽關係,不是那麼容易,可是教孩子遇到狀況的時候,怎麼樣用比較好的策略,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是我們教育人員跟我們輔導工作工作人員可以做的,所以從我這個研究發現說,對父母的人際依附,他其實是可以透過情緒調節,去影響九年級孩子他的心理困擾程度,所以當這個進入他的困擾形成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有比較好的情緒調節能力,那我們就可以打斷這個進入他並互相影響,所以整體來講這個研究他寫說,看到了對爸爸跟對媽媽的人際依附。對孩子的適應是很重要的影響的,所以我們一般的台灣的家庭裡面跟媽媽的關係就說,你覺得媽媽是很願意接納自己的,然後遇到事情 事情會比較能夠會想說媽媽是一個主要照顧者,會想要找媽媽來協助的。

我們這研究發現,爸爸的角色也很重要,所以我們也需要把爸爸的角色,納進這個親子教養的工作裡面。 那最後一個是我的研究裡面,最後一個探討的重要人際關係,是跟好朋友的關係,那個研究發現說,對好朋友的依附焦慮,就說擔心好朋友不是那麼喜歡自己,然後可能會拒絕自己。他對孩子的情緒調節跟心理困擾的程度,這個也是有一個很清楚的記錄的,可是對於好朋友是不是有困難,會願意找好朋友幫忙,然後就跟好朋友很親近的,這條徑路倒是沒有那麼清楚。

所以整體而言,當然符合我們一般的理解,在國三的階段,跟家長的關係對孩子的適應,然後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值得我們重視的,跟朋友關係,相對來講,沒那麼重要,可是他的確還有一些重要性在裡面,所以當然我們就會提醒爸爸媽媽說,在國三的這個階段,孩子想要跟自己的朋友出去玩。這個也是重要,可以讓他們去做這件事情,因為我們從研究發現說同儕,然後有些是要好的朋友,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所以這個是我的的研究,它最主要的大的重要的研究發現供大家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