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54-2期
  • 高中藝術才能資優學生學習適應及課程滿意度之研究
    A Survey on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Course Satisfaction of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郭靜姿、吳舜文、歐亭妤

    本研究旨在透過「高中學生學習問卷」(藝術才能資優類)對高二藝術才能資優班學生(含音樂、美術及舞蹈三類)共1,454名學生進行學習適應調查。問卷第一部分學習適應調查包括「學習發展」、「生活適應」及「未來生涯」三個向度(郭靜姿等人,2020),本研究採驗證性因素分析方式檢驗量測模式,適合度大致合適。問卷第二部分為課程滿意度調查。本問卷透過「臺灣資優學生追蹤與支持平臺」由學生線上填寫。研究結果發現在第一部分學習適應調查中,舞蹈資優班學生在學習適應上顯著優於音樂資優班及美術資優班學生;男性學生在生活適應顯著優於女性學生,而美術資優班男生在生活適應與未來生涯得分也顯著優於美術資優班女生;中區美術資優班學生在生活適應得分顯著高於北區及南區。在第二部分課程滿意度調查,藝術才能資優學生對課程與上課方式喜歡與收穫程度達八成以上,喜歡且有收穫的上課方式以個別指導、實作演練、以及示範教學較多。本研究結果將作為教育決策與教學實務參考。


     



    關鍵字:藝術才能資優、學習適應、學習發展、生活適應、未來生涯
  • 觀點取替對態度極化的緩解作用:中介及遷移效果分析
    The Mitigating Influence of Perspective Taking on Attitude Polarization: An Analysis of Mediation and Transfer Effect
    仲傳仁、林以正、黃金蘭

    態度極化常造成群際間的不和與衝突,乃至社會動盪,因此探討態度極化的緩解兼具理論與應用價值。本研究探討觀點取替是否可改變個體資訊處理的方式,進而避免態度趨向極端。本研究以社會議題的書寫進行實驗,首先測量參與者書寫前對兩個社會議題(非核家園與廢除死刑)的同意程度,然後請參與者透過兩階段書寫來闡述對於兩個議題的論點。在第一個書寫階段,對其中一個議題進行書寫時,參與者均依照自身觀點書寫;在第二個書寫階段,對另外一個議題書寫時,一半的參與者依照自身觀點,另一半則透過觀點取替來依照對立方觀點進行書寫。實驗最後再次測量參與者對兩個議題的同意程度。結果發現,針對第二個書寫議題,相對於書寫自身觀點,當參與者想像身處於自己立場的對立方,並書寫該方的論點後,便不會產生態度極化。進一步對書寫文本進行字詞分析發現,觀點取替對態度極化的影響是由去脈絡化的推理模式所中介,此種推理模式的內涵是個體在遠離自我既有信念的情況下來處理對立方論點。本研究亦發現,對態度極化的緩解還能擴及未採取觀點取替的第一個議題,產生對議題態度的遷移效果。研究者亦針對這些發現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並討論在教育和其他領域上可能的應用。



    關鍵字:態度極化、觀點取替、遷移效果、文本分析
  • 臺灣大學生評價恐懼、情緒表達衝突與自我關懷之關聯性研究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ar of Evaluation, Ambivalence ove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Self-Compassion Among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潘俊廷、王沂釗

    本研究以在學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評價恐懼、情緒表達衝突與自我關懷間的關聯,及自我關懷在評價恐懼對情緒表達衝突預測的調節效果。採網路問卷蒐集調查資料,共獲得男性111位,女性359位之有效問卷470份。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大學生負向評價恐懼、情緒表達衝突與自我關懷,呈現中等偏高的程度,且女生有較高的負向評價恐懼;(二)評價恐懼、情緒表達衝突與自我關懷間皆有顯著相關;(三)評價恐懼與自我關懷可預測情緒表達衝突,但是自我關懷在評價恐懼對情緒表達衝突的預測上,不具調節效果;(四)自我關懷與負向自我關懷皆在正向評價恐懼對情緒反芻的預測上具調節效果。依研究結果提出留意大學生人際評價對情緒表達的影響、提升自我關懷能力,及關注其對正向評價的主觀經驗等輔導諮商實務之建議。



    關鍵字:情緒表達衝突、評價恐懼、自我關懷、大學生
  • 校務檔案怎麼評?校務經營檔案之信效度分析
    Portfolio Assess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School Management
    謝名娟

    校務經營能力為候用校長的必備職能之一。過去儲訓校長班繳交許多作業與文檔,內容聚焦為校長校務經營的各種面向的培養,但卻缺乏系統性的蒐集。本研究設計候用校長設計校務經營的檔案評量,並探討其信效度。評分者的評分嚴苛度、評分規準、評分者是否為師傅校長或是外聘專家對於受試者的影響亦加以探討。其結果顯示候用校長在校務檔案的製作中,對於學校背景資料掌握較好,對於創新經營的面向較差,外聘專家比師傅校長評分較為嚴格,但外聘與師傅校長評分均受到誤差的影響。總體而言,校務經營檔案評量具有大致良好的幅合效度證據,但區辨效度較不理想。



    關鍵字:校務經營、檔案評量、信度、效度
  • 「在荊棘中邁向真實自我」:跨性別女性向父母現身之歷程研究
    Transwomen’s Experiences of Coming Out to Their Parents
    宋宥賢、陳思帆

    鑑於現今輔導諮商人員對跨性別族群的瞭解有限,甚至在與其工作的歷程中深感困難。為了能提供跨性別族群所須協助,首先得對其有充足的理解,尤其是向父母現身之議題。對此,本研究以質性訪談深入理解16位跨性別女性(年齡範圍為2345歲;平均28.94歲)向父母現身之經驗,如現身意義、可能困境、及相關因應等,以建構其向父母現身之歷程模式。透過紮根理論分析,結果顯示,此現身歷程分為五階段:猶豫期、自我展現與反覆試探期、現身期、關係震盪過渡期、接納期。現身意義與促進順利現身要素催化著跨性別女性現身歷程的推進,並支撐著其因應現身伴隨的相關挑戰。本研究結果有助深化對跨性別女性現身經驗之理解,並可供輔導諮商人員相關參酌。



    關鍵字:因應策略、現身困境、性別認同、現身歷程、跨性別女性
  • 愛在流轉:某偏鄉國中傳承式生涯輔導方案之實施與成效
    Love Is Circulating: Construction of a Heritage-Based Career Counseling Program in a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林淑君、王麗斐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某偏鄉國中之「傳承式生涯輔導方案」實施方式與成效。該方案為某私人企業與基金會所贊助之部分心理諮商服務方案,已持續進行七年,過程採循環修正方式執行;方案成果評估採實務取向研究。共邀得橫跨七屆之在校生共52人(2527女),與橫跨七屆畢業生33位(男1914)自願參與。此方案之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層層相疊的循環階段,分別為:(1)以紀錄影片串起在校生與畢業生連結;(2)畢業生跨屆「戰勝挑戰工作坊」;以及(3)年長畢業生結構化講座分享。研究結果發現:(1)較年長的畢業生從就讀高中職困境中發展出因應策略,並透過本介入方案分享因應訣竅(tips)給學弟妹。他們在面對經濟困境之因應策略包括申請獎學金、打工與發展存錢策略;原住民身份被排擠的挑戰之因應策略則是用行動證明自己;學業適應之因應策略包括自律、找伙伴、不放棄;生涯未定向之因應策略採取探索興趣與追求自己的生涯夢想;(2)傳承式生涯輔導方案係採取「學生帶領學生」的校友典範;此方案帶給在校生典範與現實感提升效益,且具有因「典範」而產生「見賢思齊」的激勵作用,以及學長姐分享挫折經驗幫助學弟妹產生現實感;(3)這七年方案已提升畢業生穩定就學或畢業率,這些畢業生的自我教育期待亦提高。未來對「傳承式生涯輔導方案」的應用與建議,將於文中提出討論。



    關鍵字:傳承式生涯輔導模式、生涯輔導、青少年諮商、偏鄉教育、實務取向研究
  • 國中生數學考試情緒的狀態與特質成份分析
    State–Trait Components of Mathematical Test Emo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林宴瑛

    考試情緒對學習歷程十分重要,然而有關考試情緒的探討,多數仍聚焦於考試焦慮,其他考試情緒類型則相對較少。基於此,本研究欲廣泛探討各種考試情緒,分析其變項特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以潛在狀態─特質理論(latent state-trait theory, LST)分析考試情緒的特質與狀態成份。為完成研究目的,本研究建構四個潛在狀態─特質模式,包含多狀態模式、多狀態─多方法模式、單一特質─多狀態模式、單一特質─多狀態─多方法模式,並採縱貫研究設計,抽取國一學生共403人,每學期一次、共接受三個波段的測量。本研究採用競爭模式取向進行資料分析,比較四個模式的適配度。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考試前愉悅、無望、考試後羞愧以多狀態模式最適配;考試前希望、焦慮、無聊、考試中愉悅、焦慮、羞愧、無望、考試後放心、生氣、無望以多狀態─多方法模式最適配;考試中生氣以單一特質─多狀態模式與觀察資料最適配;考試中希望、考試後愉悅、自豪是以單一特質─多狀態─多方法模式最適配。上述研究結果說明大部分國中生的考試情緒(考試前愉悅、希望、焦慮、無聊、無望、考試中愉悅、焦慮、羞愧、無望、考試後放心、生氣、羞愧、無望)以狀態成分為主,意即國中生所經歷的考試情緒中,有大部分情緒都是由考試當下的狀態所決定。部分考試情緒(考試中希望、生氣、考試後愉悅、自豪)則兼具特質與狀態成分,且不同的考試情緒種類,其一致性與場合特定性組成有所差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之建議。



    關鍵字:考試情緒、狀態成分、特質成分、潛在狀態─特質理論
  • 幼兒執行功能、社會能力與情緒能力之關係──中介效果檢驗
    Relationships among Executive Function, Social Competence,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Young Children: A Mediating Effect Analysis
    崔新玲、鍾志從、梁進龍、吳和堂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的幼兒執行功能及其情緒能力和社會能力之間的關聯。依據文獻分析結果,提出情緒能力和社會能力作為中介變量的假設模型。資料來自「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 Care, KIT)中 48月齡的幼兒為研究對象。KIT資料庫中共蒐集1,931位幼兒,當中男孩980名(50.8%)、女孩951名(49.2%)。由學齡前幼兒之主要照顧者接受結構式晤談,即依據「執行功能」、「情緒能力」、「社會能力」等三份量表的題目逐一回答。三份量表之數據採 SPSS 24.0進行變量之相關分析;由於資料是非常態分配,所以用 Smart PLS 3.0統計軟體,分析所提出的二個假設中介模型。分析結果發現H1:幼兒的情緒能力在執行功能與社會能力之間具有中介效果;H2:幼兒的社會能力在執行功能與情緒能力之間具有中介效果等二條假設都獲支持,並且也發現:社會能力的中介效果的解釋力較高。就此發現,建議:1. 家長應注重幼兒情緒能力、社會能力。2. 應從整體性觀點深入分析影響幼兒心理發展因素的關聯模型。3. 情緒能力與社會能力因果關係再確認。



    關鍵字:執行功能、情緒能力、社會能力
  • 大學科系興趣導向分類系統和本土興趣模式之初探研究
    Emic Interest-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Interest Model of College Majors in Taiwan
    鄧志平

    大學科系分類系統是整理高等教育資料的依據,大學科系興趣模式協助學生大學科系興趣的探索。國內使用的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和十八學群,屬於專家導向分類系統。Holland1959, 1997)興趣模式則常被用來建製大學科系的興趣導向分類系統,以協助學生探索大學科系興趣。然而,Holland1959)興趣類型模式源自美國人對職業的興趣,目前研究雖證實Holland1997)類型在國內的適用性,但尚未有研究去探索國內大學科系興趣架構的實際面貌。此研究依據國內高中生對於大學科系興趣,建立興趣導向的大學科系分類系統和大學科系興趣模式。1306 位高三學生填寫他們對於166 個大學科系的喜好程度,此166 個大學科系取自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系統。完整連結式群集分析(complete-linkage cluster analysis)結果得到三階層式的大學科系分類系統。此三階層分別為:166 個科系、26 個學群和7 個領域。多向度標定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把26 個學群標定在三個向度,形成大學科系興趣模式。此三向度分別是:學習內容(物體—人心)、科系特質(動態—結構),以及功能目的(溝通—發現)。研究結果對照到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十八學群和Holland1997)興趣類型,並討論相關應用。



    關鍵字:大學科系、本土、興趣模型、興趣導向分類系統
  • 大學生知識認識信念、知識情緒與學習投入的中介效果考驗
    College students’ Epistemic Cognition, Epistemic Emotion,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 Mediation Analysis
    凃金堂

    大學生學習投入是世界各國關注焦點,因為大學生學習投入會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進而影響國家社會發展。知識認識信念是探究個體對知識的本質、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檢證所持的見解。自從Perry1970)對美國哈佛大學大學生的道德與智能的研究開始,大學生知識認識信念一直是重要研究議題。知識情緒是指個體在進行研讀時,對知識所產出的情緒,個體知識情緒是影響其學習歷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主張大學生知識認識信念會透過知識情緒,而間接影響其學習投入。本研究預試樣本回收有效314份問卷,正式樣本回收有效問卷為514份。本研究研究工具包含知識認識信念量表、正向知識情緒量表、負向知識情緒量表與學習投入量表等四項研究工具,皆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答題方式。四個量表皆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建構效度考驗,且以Cronbachs α係數進行信度考驗,研究結果顯示四項量表具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知識認識信念會正向影響其正向知識情緒,且負向影響負向知識情緒。大學生知識認識信念、正向知識情緒與學習投入的中介效果獲得支持;但知識認識信念、負向知識情緒與學習投入的中介效果則未獲支持。



    關鍵字:中介效果、知識認識信念、知識情緒、學習投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