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學報  回首頁
Apycom jQuery Menus
18卷期 出刊日期:1985年6月
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
    作者: 蔡順良 Shun-Liang Tsai
研究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有二:(1)探討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敎態度、非理性生活信念、學校環境變項及生活適應等與國中生自我肯定之關係,(2)驗證本研究所提出有關各變項間因果關係的徑路模式。本研究採事後囘溯之研究設計,受試分别取自臺北市芳和、金華、明德、中正及明倫等五所國中,計941人。本研究之自變項計有:男女合班—分班,男女合校—分校,前後段班别、是否曾擔任班級幹部、是否曾參加社團等,依變項則包括父母管敎態度、非理性生活信念、自我肯定、自信心、社會焦慮、及人際關係。而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評量工具有「個人生活態度量表」、「個人生活信念量表」、「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社會生活問卷」、「自信心問卷」、「人際關係問卷」及「家庭關係問卷」等,分别測量受試的自我肯定、非理性生活信念,家庭社經地位、社會焦慮、自信心、人際關係及父母管敎態度。本研究提出四項假設,根據實際所蒐集的資料,分别以積差相關、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廻歸分析以及徑路分析等統計法進行各項考驗。研究結果發現:(1)家庭社經地位愈高者,自我肯定程度也愈高。(2)父母親採較正向的管敎態度者,對子女自我肯定的發展,似有較有利的影響。(3)曾擔任班級幹部,曾參加社團以及男女合校的學生,其自我肯定程度均有較高的傾向,前段班學生的自我尊重比後段班學生高。(4)自我肯定程度愈高者,自信心及人際關係愈好、社會焦慮愈低。(5)前後段班、性别與是否男女合校三者在自我尊重及自我肯定綜合表現方面有交互作用,而前後段班、性别與是否男女合班三者在情感表達方面也有交互作用。(6)在自我肯定之預測方面,父母管敎態度中,以「母親的關愛態度」,非理性生活信念中,以「過分謙卑」信念最具預測力,如以研究中全部變項言,則以自信心最具預測力。(7)本研究之因果徑路模式,獲得部分統計結果的支持。本研究並根據研究之發現,提供若干建議,以供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下載



Copyright © 2024  教育心理學報 網頁造訪人數:449091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台灣師大心輔系
電話:(02) 77493757 傳真:(02) 23413865
聯絡人:李和青 聯絡方式:t05002@ntnu.edu.tw
All rights reserved. BEISU 開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