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將國民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國語科教材,包括南一、康軒及翰林三種版本所列之生字作心理語言學特性上的分析,包括字元種類、空間結構、視覺複雜性、聲旁語音規則性及一致性、聲旁和部首家族數、部首語義透明度,以及獨立性和附著性部件等,並依過去實徵研究的結果檢視國小國語科課本生字編排的適切性。整體而言,臺灣教育部審定的國小國語課本,相較於大陸及香港的國小國語科教材,雖然呈現簡化字與正體字彼此間的特殊性,但生字編排方式仍屬適切。本研究建立臺灣地區國小國語科教材的生字特性資料庫,這些生字特性的分析可供教師發展補救教學教材之參考,也可做為未來研究者選取實驗材料之依據。近年來,無論是中文書寫系統或是拼音文字系統皆有許多學者指出,認字能力的發展確實有助於閱讀理解能力的進步,可見認字能力是閱讀理解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過,中文字與拼音文字之間於字元本身的結構、特性及使用方面皆有很大的不同,本研究亦試圖回顧過去相關之中文字形音義方面的文獻,試著以統計角度的觀點引導未來研究之可能路徑。
|